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构建的思考

来源:风景名胜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8 17: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前言 巢湖风景区地处安徽省中部,在合肥市的核心区域地带,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形成综合型景区的过程中,将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等多个地区衔接起来,并在肥东、肥西
0 前言 巢湖风景区地处安徽省中部,在合肥市的核心区域地带,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形成综合型景区的过程中,将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等多个地区衔接起来,并在肥东、肥西、庐江这三县的围绕下,形成了综合型的风景名胜区域。而在景区建设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景区游赏系统现状进行介绍,以此保证项目开发的针对性与发展性,形成成长型的景区空间。 1 巢湖名胜风景区游赏系统现状 巢湖名胜风景区的游赏系统,具有典型的多样性,不仅凭借自然景观的特异化形式,形成了多样性的景观类型,也在文化属性的内容中,积攒了多样的文化景观。而在现有的景区游赏系统建设条件上,虽在经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空间,但在综合景区构建与区域化发展结构中,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旅游区域系统。由此,也成为了影响巢湖旅游资源化发展的关键。 2 游赏系统的主体构建思路与目标 构建巢湖游赏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主体建设思路作出调整,在强调生态性环境开发的同时,对区域环境中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发挥出整体性的系统优势,形成区域化的文化地标属性。并在开发旅游资源项目的同时,完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强化。 从文化视角下,巢湖旅游景区中,带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强调观赏性价值的同时,应将文化资源作为基础,创设多样性的文化品质活动,并在空间结构中,塑造巢湖文化品牌,在形成区域联动效果的同时完成核心驱动优化的建设目标。 2.1 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构建思路 2.1.1 生态保护,突出示范引领 巢湖是合肥的独特资源、靓丽名片,是安徽省重要的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优先、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发展和建设理念,以建设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突出以生态文化为先导,以生态规划为引领,以生态经济为主线,发挥生态文明示范、生态经济引领的带头作用,形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局面。 同时,立足优越的生态禀赋积极探索“巢湖模式”,在大湖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风景资源利用、城景协调发展方面等,突出先行示范作用,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经验借鉴。 2.1.2 资源整合,优化游赏空间 巢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丰富,山水兼具、名胜众多,游赏空间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格局。根据风景资源禀赋和景源利用现状,巢湖风景名胜区在空间基本形成了以三河镇、中庙街道、散兵镇为核心的集聚态势,而在其他环湖地区如庐江片区、肥东片区、黄麓镇、中垾镇等地较为分散。 在风景区游赏空间上,通过整体统筹游赏主题和发展方向,解决游赏项目安排、游赏线路组织整合不足等问题,形成集聚与分散有机联动,使环巢湖地区游赏空间呈现集聚态势,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整合游赏主题,确定风景区内各大景区的旅游主题和形象,借此重组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使其服从于或服务于区域旅游的主题,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2.1.3 文化挖掘,丰富游赏体系 源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巢湖地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形成了以水为魂的巢湖文化,具有南北兼容、承东启西的特点,包含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灿烂多彩的文化特质。通过挖掘文化元素,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构建山水观光、运动休闲、生态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丰富多元的游赏体系,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体验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科教旅游、养生康体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为主导的新业态,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2.1.4 精品提升,塑造巢湖品牌 巢湖风景名胜区内三大旅游板块依托各自资源载体提升自身旅游品牌,各大板块之间品牌关联性不强,品牌影响力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统一的巢湖旅游品牌。 结合环巢湖地区文化脉络的梳理,以源远流长的巢文化为主线,发挥其作为合肥本土文化之根的统领作用,统筹环巢湖地区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文化等以及其物质载体,塑造巢湖风景名胜区乃至整个环巢湖地区的文化品牌。 2.1.5 区域联动,形成核心驱动 积极推动巢湖风景名胜区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融合发展,共同构建安徽省“三山一湖”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打造成为安徽省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引领带动整个区域发展,致力于打造国际吸引力强、国际认知度高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2.1.6 特色引导,协调城景发展 环湖十二镇在资源条件、区位条件、文化底蕴等方面各有特点,结合各镇的发展优势和特色游赏主题,重点打造都市文化景观风貌、民俗文化景观风貌、乡村文化景观风貌、现代城镇景观风貌、古镇文化景观风貌等各大景观风貌片区,形成特色各异、功能互补、动静结合、错位发展的环湖旅游发展格局,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差异化旅游空间,并在整体性的规划中,形成镇与镇之间的联动。将环湖十二镇打造为湖光山色中美丽的田园珍珠链。 2.2 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构建目标 风景区游赏系统构建的目标就是要在分析风景区游赏活动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游赏主体、客体、媒介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形成景区体系完善合理、游赏活动内容丰富、功能明确、空间结构优良的风景区游赏系统[2]。即是使游赏系统中的游赏主体在媒体的辅助下,高质量的完成游赏活动,同时不对游赏客体造成危害,有利于游赏客体的可持续发展。 巢湖风景名胜区内,大部分区域都是开敞性和半开敞性的游赏空间,只有较少区域是封闭性管理,如三河景区、银屏牡丹景区、紫微洞景区,因而游赏系统在空间上具有开敞性、半开敞性与封闭性空间互相镶嵌的特征,存在空间上的一系列结构矛盾。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的构建,主要是希望通过优化风景区内部和外部游赏空间,以缓解现状游赏空间的结构矛盾,以期在未来逐步消除。具体而言: 一是优化风景区外部空间,即从区域竞争和合作的角度,在处理好巢湖风景名胜区与邻近旅游景区(点)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空间服务范围,形成利益互动的网络竞争格局; 二是优化风景区内部游赏空间,主要体现在整个游赏系统在空间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即空间组成要素——景区、景点、依托城镇、游览服务设施的不可或缺性,同时强调空间各组成要素之间联系的便利性。 3 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的建设策略 3.1 多角度景观系统建设 自然景观是巢湖风景名胜区域游赏的核心内容,在推进旅游文化品牌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类型的自然景观进行整合与定位,通过在整体视角下的分类与组合,形成不同的旅游线路与游览形式。例如,可以将四顶山、鸡鸣山、团山、张治中故居、相隐寺、大黄山、白马山这一系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游赏的过程中,把线路作为节目,把具体经典作为“情节”,使其整体山林主题的穿插与引导下,使游客形成完整的感官体验。 3.2 游赏互动性内容设置 游赏互动内容,是整个巢湖景区的建设规划的重点,也是发展景区资源应用价值的必然条件[3]。例如,对黑石咀进行建设结构调整,开发以休闲运动为核心的私家游艇俱乐部。而在长临河镇的西部地区,可以借助当地的民俗风情特征,形成“鱼市码头”游览环境,为游客创造民俗风情体验项目的同时,可以在这一区域完成特色购物,增加旅游体验效果。 4 结语 综上,巢湖风景名胜区域的建设,需要在跨地区的协同规划中,从景观、景区、活动、交通这几个方面,在介绍景区构建思路与目标的同时,使各地区协同在统一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中。由此,不仅可形成以巢湖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品牌,也能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积攒合作条件与发展动力,为持续性的区域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1] 何思源,苏杨,闵庆文.中国国家公园的边界、分区和土地利用管理——来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生态学报,2019,39(04):1318-1329. [2]王宏达,陈思淇,朱怡诺.“留白增绿”背景下城市森林群落空间和设施体系景观化营建方式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9(01):117-121. [3] 傅舒兰.建构活态文化遗产的认知框架——再谈杭州西湖的形成[J].中国园林,2018,34(11):38-43. 0 前言巢湖风景区地处安徽省中部,在合肥市的核心区域地带,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形成综合型景区的过程中,将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等多个地区衔接起来,并在肥东、肥西、庐江这三县的围绕下,形成了综合型的风景名胜区域。而在景区建设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景区游赏系统现状进行介绍,以此保证项目开发的针对性与发展性,形成成长型的景区空间。1 巢湖名胜风景区游赏系统现状巢湖名胜风景区的游赏系统,具有典型的多样性,不仅凭借自然景观的特异化形式,形成了多样性的景观类型,也在文化属性的内容中,积攒了多样的文化景观。而在现有的景区游赏系统建设条件上,虽在经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空间,但在综合景区构建与区域化发展结构中,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旅游区域系统。由此,也成为了影响巢湖旅游资源化发展的关键。2 游赏系统的主体构建思路与目标构建巢湖游赏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主体建设思路作出调整,在强调生态性环境开发的同时,对区域环境中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发挥出整体性的系统优势,形成区域化的文化地标属性。并在开发旅游资源项目的同时,完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强化。从文化视角下,巢湖旅游景区中,带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强调观赏性价值的同时,应将文化资源作为基础,创设多样性的文化品质活动,并在空间结构中,塑造巢湖文化品牌,在形成区域联动效果的同时完成核心驱动优化的建设目标。2.1 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构建思路2.1.1 生态保护,突出示范引领巢湖是合肥的独特资源、靓丽名片,是安徽省重要的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优先、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发展和建设理念,以建设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突出以生态文化为先导,以生态规划为引领,以生态经济为主线,发挥生态文明示范、生态经济引领的带头作用,形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局面。同时,立足优越的生态禀赋积极探索“巢湖模式”,在大湖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风景资源利用、城景协调发展方面等,突出先行示范作用,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经验借鉴。2.1.2 资源整合,优化游赏空间巢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丰富,山水兼具、名胜众多,游赏空间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格局。根据风景资源禀赋和景源利用现状,巢湖风景名胜区在空间基本形成了以三河镇、中庙街道、散兵镇为核心的集聚态势,而在其他环湖地区如庐江片区、肥东片区、黄麓镇、中垾镇等地较为分散。在风景区游赏空间上,通过整体统筹游赏主题和发展方向,解决游赏项目安排、游赏线路组织整合不足等问题,形成集聚与分散有机联动,使环巢湖地区游赏空间呈现集聚态势,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整合游赏主题,确定风景区内各大景区的旅游主题和形象,借此重组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使其服从于或服务于区域旅游的主题,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2.1.3 文化挖掘,丰富游赏体系源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巢湖地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形成了以水为魂的巢湖文化,具有南北兼容、承东启西的特点,包含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灿烂多彩的文化特质。通过挖掘文化元素,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构建山水观光、运动休闲、生态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丰富多元的游赏体系,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体验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科教旅游、养生康体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为主导的新业态,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2.1.4 精品提升,塑造巢湖品牌巢湖风景名胜区内三大旅游板块依托各自资源载体提升自身旅游品牌,各大板块之间品牌关联性不强,品牌影响力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统一的巢湖旅游品牌。结合环巢湖地区文化脉络的梳理,以源远流长的巢文化为主线,发挥其作为合肥本土文化之根的统领作用,统筹环巢湖地区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文化等以及其物质载体,塑造巢湖风景名胜区乃至整个环巢湖地区的文化品牌。2.1.5 区域联动,形成核心驱动积极推动巢湖风景名胜区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融合发展,共同构建安徽省“三山一湖”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打造成为安徽省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引领带动整个区域发展,致力于打造国际吸引力强、国际认知度高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2.1.6 特色引导,协调城景发展环湖十二镇在资源条件、区位条件、文化底蕴等方面各有特点,结合各镇的发展优势和特色游赏主题,重点打造都市文化景观风貌、民俗文化景观风貌、乡村文化景观风貌、现代城镇景观风貌、古镇文化景观风貌等各大景观风貌片区,形成特色各异、功能互补、动静结合、错位发展的环湖旅游发展格局,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差异化旅游空间,并在整体性的规划中,形成镇与镇之间的联动。将环湖十二镇打造为湖光山色中美丽的田园珍珠链。2.2 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构建目标风景区游赏系统构建的目标就是要在分析风景区游赏活动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游赏主体、客体、媒介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形成景区体系完善合理、游赏活动内容丰富、功能明确、空间结构优良的风景区游赏系统[2]。即是使游赏系统中的游赏主体在媒体的辅助下,高质量的完成游赏活动,同时不对游赏客体造成危害,有利于游赏客体的可持续发展。巢湖风景名胜区内,大部分区域都是开敞性和半开敞性的游赏空间,只有较少区域是封闭性管理,如三河景区、银屏牡丹景区、紫微洞景区,因而游赏系统在空间上具有开敞性、半开敞性与封闭性空间互相镶嵌的特征,存在空间上的一系列结构矛盾。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的构建,主要是希望通过优化风景区内部和外部游赏空间,以缓解现状游赏空间的结构矛盾,以期在未来逐步消除。具体而言:一是优化风景区外部空间,即从区域竞争和合作的角度,在处理好巢湖风景名胜区与邻近旅游景区(点)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空间服务范围,形成利益互动的网络竞争格局;二是优化风景区内部游赏空间,主要体现在整个游赏系统在空间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即空间组成要素——景区、景点、依托城镇、游览服务设施的不可或缺性,同时强调空间各组成要素之间联系的便利性。3 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的建设策略3.1 多角度景观系统建设自然景观是巢湖风景名胜区域游赏的核心内容,在推进旅游文化品牌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类型的自然景观进行整合与定位,通过在整体视角下的分类与组合,形成不同的旅游线路与游览形式。例如,可以将四顶山、鸡鸣山、团山、张治中故居、相隐寺、大黄山、白马山这一系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游赏的过程中,把线路作为节目,把具体经典作为“情节”,使其整体山林主题的穿插与引导下,使游客形成完整的感官体验。3.2 游赏互动性内容设置游赏互动内容,是整个巢湖景区的建设规划的重点,也是发展景区资源应用价值的必然条件[3]。例如,对黑石咀进行建设结构调整,开发以休闲运动为核心的私家游艇俱乐部。而在长临河镇的西部地区,可以借助当地的民俗风情特征,形成“鱼市码头”游览环境,为游客创造民俗风情体验项目的同时,可以在这一区域完成特色购物,增加旅游体验效果。4 结语综上,巢湖风景名胜区域的建设,需要在跨地区的协同规划中,从景观、景区、活动、交通这几个方面,在介绍景区构建思路与目标的同时,使各地区协同在统一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中。由此,不仅可形成以巢湖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品牌,也能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积攒合作条件与发展动力,为持续性的区域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参考文献[1] 何思源,苏杨,闵庆文.中国国家公园的边界、分区和土地利用管理——来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生态学报,2019,39(04):1318-1329.[2]王宏达,陈思淇,朱怡诺.“留白增绿”背景下城市森林群落空间和设施体系景观化营建方式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9(01):117-121.[3] 傅舒兰.建构活态文化遗产的认知框架——再谈杭州西湖的形成[J].中国园林,2018,34(11):38-43.

文章来源:《风景名胜》 网址: http://www.fjmszzs.cn/qikandaodu/2020/0528/353.html



上一篇:遇见黔江
下一篇:关门山冰瀑雪屯:冬天里的童话世界

风景名胜投稿 | 风景名胜编辑部| 风景名胜版面费 | 风景名胜论文发表 | 风景名胜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风景名胜》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