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遇见黔江

来源:风景名胜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8 17: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藤峡航道 韦伟海/摄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缘故,我外出旅行的次数不多。许多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于我而言,只是从电视、书本、画册等媒介上领略过。那些名气不大、偏安一
<<<大藤峡航道 韦伟海/摄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缘故,我外出旅行的次数不多。许多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于我而言,只是从电视、书本、画册等媒介上领略过。那些名气不大、偏安一隅的山川河流,自己更是孤陋寡闻。 比如黔江。 黔江其实离我工作生活的城市不远,事实上我也去过她流经的城市,但每次都是擦肩而过。主要原因是,那座城市的人们向外人介绍更多的,是当地的一座山——西山,西山其实并不高大,没有什么神奇景致,只是因为有庵、有庙而受人关注,加之山上有泉,庵的某位住持火化出舍利子,声名愈加远播。而远道而来、流经城市的黔江,却被人们忽视了。 流火之月,我参加一个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考察采风活动,无意之中,就遇见了黔江。 那天,我们一行人从南宁东站乘动车到贵港,换坐汽车向北回归线奔驰。贵港市因城里多种植荷花而别称荷城,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新城,也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当日的贵港,天蓝云白,阳光明亮。乘车而行,远山青黛,近水清幽,绿枝摇曳,荷花频现,果蔬青翠,稻田泛黄,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美丽怡人的景致。 北回归线在桂平市地界,横贯桂平市中部。桂平别名浔州,也是广西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公元502年,也就是南朝梁天监元年,南方的梁朝从原郁林郡的布山县分置一部分出去设立桂平县和郁林县,布山县、阿林县仍隶属郁林郡,桂平县隶属桂平郡,桂平郡治设在桂平县,据说就在西山大窝坪,“桂平”之称,始于此时。自南梁至清末的1 400多年间,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 我们到达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时,正是中午。阳光从高空照射下来,温热着我们。北回归线是赤道以北的一个纬度圈,也是太阳垂直照射北半球的极限。夏至正午,阳光直射其上,竖竿无影,其北诸域物影亦最短;夏至过后,太阳直射逐渐南移。冬去春来,太阳再度直射于此,致有四时炎凉。“回归”者,此之谓也。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天文分界线,沿线区域为亚热带。北回归线在我国的陆地线长度为2 000多千米,在广西经过梧州、桂平、上林、平果、那坡等16个市、县,长度为500多千米。故广西气候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草木葱茏,物产丰富。北回归线于天文、地理、气象、农业和生态等科研领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桂平的这座北回归线标志,位于东经110°08′36″,北纬23°26′17″,占地2 462平方米,塔高17.2米,为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 我们站在北回归线上说话,声音竟然扩大了分贝,本来只是轻声说,传出去的却是大声响,而离开一步,便没有了这种效果,令人称奇。一圈实地体验,不仅使我们领略到自然科学的神奇,也补上了一节自然知识课。 而此时,我还不知道,我已经与黔江靠得很近了。 下午,主办方安排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采访,我与黔江不期而遇。 眼前的黔江,在两岸青山中奔流。此时正是雨季,山上云雾缭绕、青翠欲滴。江水上涨、洪水滔滔,犹如一条金带嵌在绿毯间,又如一条黄龙在穿云破雾…… 据介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粤桂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自2015年正式开工以来,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计划于2019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2023年全线竣工。枢纽建成后,将在珠江流域防洪、水资源配置、提高西江航运等级、保障澳门及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水生态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9年5月17日,世界最高的船闸闸门——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闸首人字闸门已启动安装。 望着眼前的黔江,走在建设工地上,看着忙碌的建设者们,我不由得感慨起来:人类喜欢运用智慧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意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局必然是,自然还是原本的自然,而人类却不是原来的人类。因此,人类应该学会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均衡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与自然资源和谐共生,才能享受得到生态文明的成果。 <<<黔江航运黄金水道 韦伟海/摄 黔江,俗称北江, 古代称潭水、泯水、黔水、柳水。传说古时有大藤如斗,横跨江面,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因而也得名大藤江。黔江干流起于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处,至桂平市三角咀郁江河口结束,上游为红水河段,下游为浔江段,共长122千米,河道平均坡降为0.0625‰,区间集水面积(不包括柳江)为2 561平方公里,有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6条(不包括柳江)。 黔江段河道狭窄弯曲,有滩险29处。其中从勒马至弩滩是有名的大藤峡峡谷,长44千米,有滩险10处,水流汹涌,航行十分艰险,峡内深潭最深处达85米,在海平面以下。《明史》述:“大藤峡最险恶,地亦最高。桂平大宣乡崇姜里为前庭,象州、武宣为后户。藤县五屯障其左,贵县龙山据其右,若两臂然。”峡的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江山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大藤峡山高峡险,古往今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大藤峡也曾被改为断藤峡,后又改名为永通峡,在崖壁上刻有明朝时的题字“敕赐永通峡”。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曾作《大藤峡游记》一文记之。明代初年,大藤峡爆发了大规模的瑶族农民起义,从洪武年间开始到天启年间为止,起义军前赴后继,坚持武装斗争近250年。峡的北岸碧滩、仙人阁、三妹洞、九层楼等处,均为当年的古战场。其中,瑶民领袖侯大苟采取“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官来我走,官走我返”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领导瑶民与官兵抗衡了几十年。后因瑶民腹背受敌,木石用尽,寡不敌众,侯大苟被俘牺牲。博古通今的毛泽东,对发生在桂平的大藤峡农民起义历史知之甚详。1974年1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广西文化工作者岑云端。当得知岑云端原籍是广西贵县(今贵港)时,毛泽东便提起了大藤峡农民起义。毛泽东在讲述这段历史时,看出岑云端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便随手拿起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大藤峡”三个字。岑云端如获至宝,经请求同意,把“大藤峡”三个字带回了广西。后来,当地人把这三个字刻在江岸高高的岩石上,过往的人们,无不仰望。 <<<俯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 韦伟海/摄 黔江作为一条河流,虽然流域不长,但其承上启下、壮大下游、奔流向海的意志与追求,是令人称赞的;她献身筑坝、蓄能发电、造福人类的无私与奉献,又是令人尊敬的;她滋山润物、养育生态、投身自然的品质与境界,更是令人折服。 <<<大藤峡航道 韦伟海/摄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缘故,我外出旅行的次数不多。许多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于我而言,只是从电视、书本、画册等媒介上领略过。那些名气不大、偏安一隅的山川河流,自己更是孤陋寡闻。比如黔江。黔江其实离我工作生活的城市不远,事实上我也去过她流经的城市,但每次都是擦肩而过。主要原因是,那座城市的人们向外人介绍更多的,是当地的一座山——西山,西山其实并不高大,没有什么神奇景致,只是因为有庵、有庙而受人关注,加之山上有泉,庵的某位住持火化出舍利子,声名愈加远播。而远道而来、流经城市的黔江,却被人们忽视了。一流火之月,我参加一个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考察采风活动,无意之中,就遇见了黔江。那天,我们一行人从南宁东站乘动车到贵港,换坐汽车向北回归线奔驰。贵港市因城里多种植荷花而别称荷城,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新城,也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当日的贵港,天蓝云白,阳光明亮。乘车而行,远山青黛,近水清幽,绿枝摇曳,荷花频现,果蔬青翠,稻田泛黄,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美丽怡人的景致。北回归线在桂平市地界,横贯桂平市中部。桂平别名浔州,也是广西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公元502年,也就是南朝梁天监元年,南方的梁朝从原郁林郡的布山县分置一部分出去设立桂平县和郁林县,布山县、阿林县仍隶属郁林郡,桂平县隶属桂平郡,桂平郡治设在桂平县,据说就在西山大窝坪,“桂平”之称,始于此时。自南梁至清末的1 400多年间,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我们到达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时,正是中午。阳光从高空照射下来,温热着我们。北回归线是赤道以北的一个纬度圈,也是太阳垂直照射北半球的极限。夏至正午,阳光直射其上,竖竿无影,其北诸域物影亦最短;夏至过后,太阳直射逐渐南移。冬去春来,太阳再度直射于此,致有四时炎凉。“回归”者,此之谓也。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天文分界线,沿线区域为亚热带。北回归线在我国的陆地线长度为2 000多千米,在广西经过梧州、桂平、上林、平果、那坡等16个市、县,长度为500多千米。故广西气候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草木葱茏,物产丰富。北回归线于天文、地理、气象、农业和生态等科研领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桂平的这座北回归线标志,位于东经110°08′36″,北纬23°26′17″,占地2 462平方米,塔高17.2米,为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我们站在北回归线上说话,声音竟然扩大了分贝,本来只是轻声说,传出去的却是大声响,而离开一步,便没有了这种效果,令人称奇。一圈实地体验,不仅使我们领略到自然科学的神奇,也补上了一节自然知识课。而此时,我还不知道,我已经与黔江靠得很近了。二下午,主办方安排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采访,我与黔江不期而遇。眼前的黔江,在两岸青山中奔流。此时正是雨季,山上云雾缭绕、青翠欲滴。江水上涨、洪水滔滔,犹如一条金带嵌在绿毯间,又如一条黄龙在穿云破雾……据介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粤桂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自2015年正式开工以来,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计划于2019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2023年全线竣工。枢纽建成后,将在珠江流域防洪、水资源配置、提高西江航运等级、保障澳门及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水生态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9年5月17日,世界最高的船闸闸门——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闸首人字闸门已启动安装。望着眼前的黔江,走在建设工地上,看着忙碌的建设者们,我不由得感慨起来:人类喜欢运用智慧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意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局必然是,自然还是原本的自然,而人类却不是原来的人类。因此,人类应该学会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均衡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与自然资源和谐共生,才能享受得到生态文明的成果。三<<<黔江航运黄金水道 韦伟海/摄黔江,俗称北江, 古代称潭水、泯水、黔水、柳水。传说古时有大藤如斗,横跨江面,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因而也得名大藤江。黔江干流起于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处,至桂平市三角咀郁江河口结束,上游为红水河段,下游为浔江段,共长122千米,河道平均坡降为0.0625‰,区间集水面积(不包括柳江)为2 561平方公里,有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6条(不包括柳江)。黔江段河道狭窄弯曲,有滩险29处。其中从勒马至弩滩是有名的大藤峡峡谷,长44千米,有滩险10处,水流汹涌,航行十分艰险,峡内深潭最深处达85米,在海平面以下。《明史》述:“大藤峡最险恶,地亦最高。桂平大宣乡崇姜里为前庭,象州、武宣为后户。藤县五屯障其左,贵县龙山据其右,若两臂然。”峡的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江山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大藤峡山高峡险,古往今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大藤峡也曾被改为断藤峡,后又改名为永通峡,在崖壁上刻有明朝时的题字“敕赐永通峡”。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曾作《大藤峡游记》一文记之。明代初年,大藤峡爆发了大规模的瑶族农民起义,从洪武年间开始到天启年间为止,起义军前赴后继,坚持武装斗争近250年。峡的北岸碧滩、仙人阁、三妹洞、九层楼等处,均为当年的古战场。其中,瑶民领袖侯大苟采取“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官来我走,官走我返”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领导瑶民与官兵抗衡了几十年。后因瑶民腹背受敌,木石用尽,寡不敌众,侯大苟被俘牺牲。博古通今的毛泽东,对发生在桂平的大藤峡农民起义历史知之甚详。1974年1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广西文化工作者岑云端。当得知岑云端原籍是广西贵县(今贵港)时,毛泽东便提起了大藤峡农民起义。毛泽东在讲述这段历史时,看出岑云端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便随手拿起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大藤峡”三个字。岑云端如获至宝,经请求同意,把“大藤峡”三个字带回了广西。后来,当地人把这三个字刻在江岸高高的岩石上,过往的人们,无不仰望。<<<俯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 韦伟海/摄黔江作为一条河流,虽然流域不长,但其承上启下、壮大下游、奔流向海的意志与追求,是令人称赞的;她献身筑坝、蓄能发电、造福人类的无私与奉献,又是令人尊敬的;她滋山润物、养育生态、投身自然的品质与境界,更是令人折服。

文章来源:《风景名胜》 网址: http://www.fjmszzs.cn/qikandaodu/2020/0528/352.html



上一篇:在莱比锡大学想起林语堂
下一篇:巢湖风景名胜区游赏系统构建的思考

风景名胜投稿 | 风景名胜编辑部| 风景名胜版面费 | 风景名胜论文发表 | 风景名胜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风景名胜》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