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从《中国名胜天台山》看变化的风景(2)

来源:风景名胜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8 11: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名胜天台山》摄影图册中,有关石梁的照片共有四幅,除了蒋维乔踞坐石梁上这幅外,还有一幅石梁瀑布全景,另外二幅为石梁另一端那座铜殿的照

《中国名胜天台山》摄影图册中,有关石梁的照片共有四幅,除了蒋维乔踞坐石梁上这幅外,还有一幅石梁瀑布全景,另外二幅为石梁另一端那座铜殿的照片,一幅是铜殿置于石梁上的全景,另一幅是铜殿的正面照。现在看这二幅照片,尤其珍贵,因为这座铜殿已不在石梁上了。铜殿正面这幅的题注上写道:“殿高不过五尺余,内有五百罗汉像,亦用铜铸,殿脚下镌‘明朝天启年间,太监徐贵、五台山沙门如璧募造'十九字。”在同游者傅增湘《天台游记》一文中,对此事也有描述,他写道:“同人有欲振步过梁者,终以畏险而止,然寺僧朝夕焚香礼塔,往还如履平地,亦以神志闲定,不为耳目所摇眩耳。”可见当时一年四季,无论是风雪之日,还是晴朗之时,中方广寺的僧人脚穿芒鞋,走到石梁西端的铜殿前进香,僧人们就以这种方式供奉着五百罗汉。

石梁上的五百罗汉铜殿已成为了消失的风景,其实在百年的时间里,消失的不仅是这一座铜殿,天台山的许多寺院、道观也因种种原因而消失。《中国名胜天台山》摄影图册为我们留下它们最后的影子。有关高明寺,《中国名胜天台山》中有二幅寺院旧物的照片,一幅是智者大师的袈裟,另一幅是智者大师用过的紫金钵和数十页贝叶经。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他的遗物尤其珍贵,袈裟上部绣有双龙的图案。贝叶经源于古印度,是将佛教的经文写于贝多罗叶上,字通常为梵文。这些遗物能保持至民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图的题注写道:“此物均藏于高明寺,寺僧盛以檀匣,至为宝贵。龙衣皆绣龙纹,紫金钵口径尺余,相传皆隋帝所赐。贝叶经来自天竺,叶淡黄色,阔约三寸,长六寸,绳贯其末,凡五十余叶,为智者大师所藏,皆梵文,不可识。”在蒋维乔和傅增湘的游记中都有提到这三件旧物,在其它民国年间天台山游记中,也有许多提及此物。民国年间,日本学者大盘常定和关野贞所著的《中国文化史迹》一书中也收有这三件旧物的照片一幅。

茅蓬是华顶的一道风景,山中的僧人苦修于茅蓬中,对于僧人而言,茅蓬就是一座寺院,一座属于一个人的寺院,僧人居此念经礼佛。清朝文人潘耒游天台山时,写下“天台六十五茅蓬,总在悬崖绝涧中,落尽山花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诗句。至民国年间,许多茅蓬散落在山间各处,傅增湘的《天台游记》中称:“因之左右茅蓬,转称极盛,东西两涧至七十余所。大者数十楹,小者或三五楹,皆跨涧依崖,编茅代瓦,耕云锄月,枯寂自甘。”蒋维乔的《天台山纪游》中也有同样描述,“看左右各处茅蓬,类皆退居僧人,自构茅蓬,在内掩关习静。道行高僧,不轻见人云。”文中描述的场景现已消失,现华顶山间所留下的茅蓬已不多,或倒塌,或拆除。《中国名胜天台山》中收有六幅华顶茅蓬照片,其中三幅没有注明具体名称,只标明太白书堂、莲峰庵、净土庵三座。

华顶山的天封寺是智者大师在天台山所建的十二道场之一,初称灵墟道场。这座千年古刹,在1967年毁于一场火灾,当时的天封寺大殿等建筑还在,原守寺僧人已不再念经礼佛,而是参加公社的农耕。我曾到天封寺寻访寺院的遗迹,听村民说起当年那场火灾,寺院大殿的遗址至今还是一块空坦,通往寺院的那条道路还完整保存。那天寻访天封寺,我就是带着这本《中国名胜天台山》,因为书中有一幅天封寺的照片。照片为大殿正面,大殿为四开间,单层的大殿高大而宏伟,右边是石垒的围墙,墙外还有数间瓦房。殿前有一块空地,空地前的高坎用山石垒成,通往大殿的小路就是左侧。这幅照片保存了天封寺的旧影。站在大殿的遗址前,看着天封寺的老照片,面对这幢已不存在的大殿,令人感慨万千。

桐柏宫坐落在九峰围绕之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建桐柏水库,桐柏宫淹没在水库之中,随之沉没的是有关这座道观的历史。始建于唐朝的桐柏宫,山间云雾飘浮,充满仙气。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此修道,他主张摒见闻、去知识、绝欲望的学说。至宋代,张伯端的《悟真篇》开启了中国道教金丹派南宗,一代代的高道成就了桐柏宫的辉煌。当旧时的桐柏宫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之后,留存下来的老照片将会激活人们的记忆。《中国名胜天台山》就有二幅桐柏宫的照片,一幅是桐柏宫正门的照片,另一幅是清圣祠伯夷和叔齐的石像。桐柏宫的正门为拱形,门楣上有一块石匾,字不是很清晰,从其它资料中得知为“勅建崇道观”五字,大门前立有一对石狮,但照片中只见左侧的那只石狮了。

文章来源:《风景名胜》 网址: http://www.fjmszzs.cn/zonghexinwen/2021/0818/1076.html



上一篇:听见江西·山水名胜丨一锄挖出商都城
下一篇:游览山水名胜时我们要注意什么?这三点旅游小

风景名胜投稿 | 风景名胜编辑部| 风景名胜版面费 | 风景名胜论文发表 | 风景名胜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风景名胜》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